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
微博
扫码关注微博
抖音
扫码关注抖音
热门搜索词:

华生:金融支持资本市场的第一支箭为何还没落地?

悟净 悟净
2024-11-24 13:16

  11月23日,东南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华生在其个人公众号及微博上发布文章《金融支持资本市场的第一支箭为何还没落地?》,以下为全文:

  本来进入债务问题研究,已经说这段就不评论股市了。但周五股市大跌,市场上众说纷纭,到处找原因。特别是题材股涨起来凶跌得也多就罢了,而绩优股涨得不多、跌的时候也不含糊,结果来问询的人应接不暇,不胜其扰,这样我就集中回应一下。

  大家知道,这次中央一揽子经济增量政策的推出,央行宣布的金融信贷政策对资本市场的支持是打响的第一枪,在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前就得到了证券市场立竿见影的积极回应。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又联合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同时,央行和证监会又出台了证券公司、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互换便利政策,为这些非银机构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与股票和股票ETF的投资和做市。央行行长还明确表示,首期宣布的三千亿和五千亿额度,不够还可以继续倍增。

  正是基于这个金融信贷的支持政策,我也曾做过个简单分析和计算指出,这项政策如果执行到位,相关市场主体仅利用绩优股股息与国债利息之差套利,就为绩优股占了主要市值的上证指数在国庆节前的水平上再继续上升提供了有效支撑。应当说,在这次推出的一揽子经济增量政策中最简单明确和最容易操作实现的,就是这个金融支持资本市场政策的落实和到位。

  那么,相关政策都已经宣布和推出月余,落实到位的情况怎么样呢?据有关信息,互换便利已经签约的贷款额度有2000亿,而实际使用的数字则很小。回购和增持贷款申请额度不到300亿,真正使用的就更微不足道。显然,这对于每日成交过万亿的A股市场来说,连毛毛雨都说不上。

  是相关的市场主体有钱不赚、没有积极性吗?以回购增持为例。要上市公司申请信贷资金去回购股份,其实并不切实际,因而可以想见响应者寥寥。因为回购的股份,无论是用于注销还是用于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来说这笔资金都是有去无回,将来无论是贷款本金还是利息的偿还,都需要上市公司另外自行筹措资金。显然,在经济基本面和上市公司盈利大幅改善之前,即便对于绩优公司来说,本来分红和发展的压力就很大,用贷款去回购股票是一个没有什么收益而风险很大的事情。严格地说,也并不利于上市公司本身的健康发展和股东的整体和长远利益。

  这个信贷政策的真正有用武之地,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增持。以上证指数为例,绩优高股息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有股票的市值就有几十万亿之巨,打个对折也可以申请以十万亿计的信贷资金支持。如果要求把申请信贷购买的股票也质押进去那么就接近三折。因此这个专项贷款,对银行来说应该没有任何风险。它与央行或财政直接花钱购买股票由国家承担风险是有根本区别的。这笔资金由于是专户封闭运行,不会对其他市场产生任何冲击。控股股东用这个专项信贷增持购买自己上市公司的股票,锁进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今后发展和业绩及股价的预期,把大股东与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更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是只有人受益、没有人受损的帕累托改进。但是,许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反映,本来是兴致勃勃地去联系各家银行,结果均被告知,根据有关规定,银行的信贷必须以企业自己先有30%的本金为前提,同时不接受任何股权质押。此外,像申请其他企业长期贷款一样,银行需要对控股股东的财务情况进行审查。绩优股控股股东的主要资产,通常就是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股权不算数,这样一来企业根本申请不到什么贷款。折腾一圈下来,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们自然都兴致全无。

  我一开始就说过,信贷专项资金支持资本市场,是精准的点穴之举。股市作为资本市场的风向标,是市场上真金白银的买卖行为决定的,来不得半点空活虚活。而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既有利于广大投资者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和促进内需,也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一揽子增量经济政策打出的这第一枪,可谓一箭双雕。但是,再好的政策也需要相关部门的落实到位。如果只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开了会议,做了宣誓、发了文件,根本不管政策是否管用和真正落实到位,那么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又从何而来呢?

  一揽子经济增量政策是中央推出的逆周期、跨周期调节与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挑战的重大决策步骤。经济增量政策组合拳中尚在陆续推出的其他举措要转化为经济基本面的好转,还需要时间和努力。这次九月下旬股市在2700多点的强劲反弹,本身就是政策启动的。政策不落实,反弹就难以持续甚至夭折,这并不需要其他理由。因此,保证简单直接又容易落实到位的第一个政策就真正落地并取得成效,做到言而有信、行则必果,相关职能部门责无旁贷。与信贷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紧密相关的金融、证券和国资管理部门应当积极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贯彻和落实中央的决策。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识别投资陷阱,了解投资炒股防骗信息,微信搜索关注【财途小站】公众号。

声明 图片声明:来自Pexels,基于 CC0 协议。
你可能还想看

化债概念龙头股一览

化债工作的推进使得化债概念龙头股备受关注。这些股票与化债进程紧密相连,其表现既受政策影响,又与公司自身实力和市场环境相关。

财经快讯 财经快讯 · 2024-11-22

化债概念龙头股一览

热门国产半导体替代概念股

在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加速的背景下,国产半导体替代概念股备受关注。这些概念股涵盖了半导体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其发展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成长,更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财经快讯 财经快讯 · 2024-11-22

热门国产半导体替代概念股

培育钻石价格暴跌80%,原因是什么?

培育钻石价格暴跌80%的原因主要包括供需关系的急剧变化、生产成本与市场竞争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这一变化不仅冲击了钻石行业的生态,也给相关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调整和消费者认知度的提升,培育钻石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财经快讯 财经快讯 · 2024-11-22

培育钻石价格暴跌80%,原因是什么?

重磅!湖南黄金连续两日强势涨停!

湖南黄金连续两日强势涨停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无论是从行业趋势、公司业绩还是投资者情绪等多个方面来看,其股价的上涨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然而,作为投资者而言,在追逐热点的同时也应保持冷静和理性,切勿盲目跟风炒作。毕竟,资本市场的波动总是充满了变数和挑战,只有把握住真正的投资机会和风险控制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财经快讯 财经快讯 · 2024-11-22

重磅!湖南黄金连续两日强势涨停!

卫生巾行业接连爆雷,网友喊话小米生产卫生巾!

卫生巾行业接连爆雷的事件,再次提醒我们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不盲目跟风,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同时,我们也希望卫生巾行业能够加强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赢回消费者的信任。对于小米等科技公司来说,网友的呼声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财经快讯 财经快讯 · 2024-11-22

卫生巾行业接连爆雷,网友喊话小米生产卫生巾!

券商“巨头联姻”!国君海通合并细节曝光,行业并购潮起?

近日,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并重组有了新进展,两家公司发布了合并重组报告书(草案),明确了合并后的细节和配套募集资金用途。同时,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控股权的事项也在推进中,券商行业并购重组趋势愈发明显。

财经快讯 财经快讯 · 2024-11-22

券商“巨头联姻”!国君海通合并细节曝光,行业并购潮起?

A股市场的“十大雷区”股票,你还在傻傻往里跳?

在A股市场,每一次牛市的到来都伴随着投资者的狂欢与梦想。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风险与陷阱。特别是某些特定类型的股票,即使在大牛市的背景下,也被众多资深投资者视为“禁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十大“雷区”股票的神秘面纱。

财经快讯 财经快讯 · 2024-11-22

A股市场的“十大雷区”股票,你还在傻傻往里跳?

证券行业2025年展望出炉!盈利与估值都被看好!

证券行业在2025年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无论是从宏观经济环境还是行业内部变革来看,证券行业都具备持续盈利和估值提升的基础。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监管政策的不断变化,证券公司需要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财经快讯 财经快讯 · 2024-11-21

证券行业2025年展望出炉!盈利与估值都被看好!

外媒:欧盟计划强迫中企转让技术换取欧盟补助!

欧盟计划强迫中企转让技术的做法不仅可能损害双方的利益,更有违国际贸易规则和市场经济原则。希望中欧双方能够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寻找更加合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双方关系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看到更多基于平等、尊重和互惠互利的中欧合作案例涌现出来。

财经快讯 财经快讯 · 2024-11-21

外媒:欧盟计划强迫中企转让技术换取欧盟补助!

时隔1月,A股再现“炒名字”行情!

面对时隔一月再现的“炒名字”行情,投资者应保持理性态度,审慎分析市场动态。虽然这类行情短期内可能带来可观的收益,但长期来看,缺乏业绩支撑的股票往往难以维持高价。因此,投资者应更加关注公司的基本面、盈利能力以及行业前景,避免陷入投机陷阱。同时,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对市场异常交易的监控,维护市场的公平与秩序,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财经快讯 财经快讯 · 2024-11-21

时隔1月,A股再现“炒名字”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