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盛虹子公司增资扩股 投前估值95亿元
11月11日,东方盛虹(000301.SZ)公告披露,其子公司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望高科”)将进行增资扩股,并引入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银投资”)、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银资产”)。
公告显示,农银投资将以现金方式增资国望高科10亿元,其中5.15亿元计入注册资本,4.85亿元计入资本公积;中银资产以现金方式增资国望高科5亿元,其中2.58亿元计入注册资本,2.42亿元计入资本公积。
东方盛虹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增资交易将有利于优化资本结构,强化公司在产业中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提高整体资本实力和竞争力。
中研普华研究员邱晨阳告诉记者,国望高科作为东方盛虹聚酯化纤板块的经营主体,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以满足市场需求。
四大行齐聚?
据上述公告,国望高科将引入农银投资和中银资产作为新股东。相关增资额是以《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拟增资所涉及的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资产评估报告》的评估结果为基础,并经各方友好协商,确认国望高科的投前估值为9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望高科控股股东,东方盛虹全资子公司江苏盛虹化纤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虹化纤”)就本次交易放弃优先认购权。本次交易完成后,盛虹化纤将继续作为国望高科的控股股东,仍然对国望高科拥有实际控制权。
本次增资完成后,盛虹化纤对国望高科的持股比例由91.35%下降至79.83%,国望高科仍为东方盛虹的控股子公司,不影响合并报表范围。
东方盛虹方面表示,本次由农银投资、中银资产增资认购国望高科12.61%股权,且盛虹化纤放弃对国望高科的优先认购权事项,是综合考虑东方盛虹发展需要作出的谨慎决策,符合未来整体发展规划和长远利益,不会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不会影响持续经营能力。
邱晨阳认为,增资扩股有助于国望高科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东方盛虹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农银投资和中银资产作为银行旗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其入股不仅为国望高科带来了资金支持,还可能带来战略资源和业务合作机会。
此外,在此之前国望高科已通过增资扩股引入了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银投资”)、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信投资”),二者合计增资9亿元,其中工银投资增资6亿元、建信投资增资3亿元,且已向国望高科缴付全部增资款。
至此,若农银投资、中银资产增资完成,四大行合计对国望高科增资将达24亿元。公开资料显示,工银投资、农银投资、中银资产、建信投资分别为工农中建四大行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邱晨阳表示,四大行旗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同时增资,将显著提升国望高科的资金实力,为其业务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获得四大行的青睐和资金支持,将提升国望高科在市场上的信誉度和知名度,有助于其拓展市场和赢得客户信任。新股东的加入将促使国望高科进一步优化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
差异化竞争
国望高科是东方盛虹聚酯化纤板块经营主体之一。国望高科官网信息显示,其主要从事民用涤纶长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POY、FDY及DTY等多个系列,涤纶长丝系列产品产能达210万吨,产品差别化率达91%。
记者注意到,国望高科近期的财务数据显示出稳健的增长态势。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国望高科经审计的总资产为198.28亿元,净资产为70.81亿元;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88.66亿元,净利润1.09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国望高科未经审计的总资产为222.35亿元,净资产为76.11亿元;2024年1—6月,其实现营业收入99.70亿元,净利润3.88亿元。
对此,华安证券分析指出,近年来国内涤纶长丝一直处于高产能阶段,但进入2024年后,行业投产增速大幅放缓,供给格局改善明显,加上海外市场迎来补库预期,国内服装和家纺需求较为坚挺。
东方盛虹方面表示,涤纶长丝行业的竞争正由“价格和质量”的竞争转向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品牌竞争为焦点”的综合实力竞争。从涤纶长丝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已经逐步成为涤纶化纤产业转型升级的主线。
东方盛虹方面表示,国内各大长丝龙头企业纷纷在各自的优势产品领域持续强化竞争内核,提升核心竞争力,相互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化竞争。同时,行业集中度的逐步提高也有利于头部企业之间进一步形成有序扩张和差异化、多元化竞争的市场格局。
止盈转亏
虽然子公司国望高科在盈利方面取得显著增长,但东方盛虹的业绩表现却是另一番光景。
根据东方盛虹发布的2024年三季报,其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83.01亿元,同比增长4.46%,归母净利润为-14.19亿元,同比下降155.96%,止盈转亏。其中,第三季度净亏损17.38亿元,同比下降315.88%。
对于东方盛虹的业绩下滑,邱晨阳表示,东方盛虹作为炼化企业,其业绩与原油价格密切相关。今年前三季度,原油价格下跌导致公司库存较大损失。同时,芳烃景气度下滑,价差大幅收窄,进一步加剧了公司业绩的压力。此外,石化行业下游需求不足也是导致公司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由于需求不足,导致公司产品价差收窄,进而影响了整体经营业绩。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盛虹在炼化产能方面具备较大优势。公开资料显示,东方盛虹原油加工能力为1600万吨/年,拥有芳烃联合装置规模28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规模110万吨/年。
长江证券方面表示,三季度本为成品油及化工品等传统旺季,但由于经济疲软,且夏季高温多雨天气频繁,工矿基建行业开工率下滑导致需求不足。同时,休渔期影响船用油需求,柴油整体需求持续转淡;暑期正值汽油需求旺季,但受新能源汽车替代率攀升因素的影响,需求改善有限。此外,海外成品油市场旺季不旺,导致芳烃盈利显著下滑。据统计,2024年三季度PX价差为269美元/吨,环比下滑21.6%。
面对当前的业绩困境,邱晨阳建议,在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东方盛虹应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针对下游需求不足的问题,公司应优化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邱晨阳认为,东方盛虹应继续深入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业务,形成“炼化+聚酯+新材料”的产业矩阵,提高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识别投资陷阱,了解投资炒股防骗信息,微信搜索关注【财途小站】公众号。
化债概念龙头股一览
化债工作的推进使得化债概念龙头股备受关注。这些股票与化债进程紧密相连,其表现既受政策影响,又与公司自身实力和市场环境相关。
财经快讯 · 2024-11-22
热门国产半导体替代概念股
在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加速的背景下,国产半导体替代概念股备受关注。这些概念股涵盖了半导体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其发展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成长,更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财经快讯 · 2024-11-22
培育钻石价格暴跌80%,原因是什么?
培育钻石价格暴跌80%的原因主要包括供需关系的急剧变化、生产成本与市场竞争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这一变化不仅冲击了钻石行业的生态,也给相关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调整和消费者认知度的提升,培育钻石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财经快讯 · 2024-11-22
重磅!湖南黄金连续两日强势涨停!
湖南黄金连续两日强势涨停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无论是从行业趋势、公司业绩还是投资者情绪等多个方面来看,其股价的上涨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然而,作为投资者而言,在追逐热点的同时也应保持冷静和理性,切勿盲目跟风炒作。毕竟,资本市场的波动总是充满了变数和挑战,只有把握住真正的投资机会和风险控制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财经快讯 · 2024-11-22
卫生巾行业接连爆雷,网友喊话小米生产卫生巾!
卫生巾行业接连爆雷的事件,再次提醒我们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不盲目跟风,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同时,我们也希望卫生巾行业能够加强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赢回消费者的信任。对于小米等科技公司来说,网友的呼声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财经快讯 · 2024-11-22
券商“巨头联姻”!国君海通合并细节曝光,行业并购潮起?
近日,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并重组有了新进展,两家公司发布了合并重组报告书(草案),明确了合并后的细节和配套募集资金用途。同时,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控股权的事项也在推进中,券商行业并购重组趋势愈发明显。
财经快讯 · 2024-11-22
A股市场的“十大雷区”股票,你还在傻傻往里跳?
在A股市场,每一次牛市的到来都伴随着投资者的狂欢与梦想。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风险与陷阱。特别是某些特定类型的股票,即使在大牛市的背景下,也被众多资深投资者视为“禁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十大“雷区”股票的神秘面纱。
财经快讯 · 2024-11-22
证券行业2025年展望出炉!盈利与估值都被看好!
证券行业在2025年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无论是从宏观经济环境还是行业内部变革来看,证券行业都具备持续盈利和估值提升的基础。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监管政策的不断变化,证券公司需要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财经快讯 · 2024-11-21
外媒:欧盟计划强迫中企转让技术换取欧盟补助!
欧盟计划强迫中企转让技术的做法不仅可能损害双方的利益,更有违国际贸易规则和市场经济原则。希望中欧双方能够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寻找更加合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双方关系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看到更多基于平等、尊重和互惠互利的中欧合作案例涌现出来。
财经快讯 · 2024-11-21
时隔1月,A股再现“炒名字”行情!
面对时隔一月再现的“炒名字”行情,投资者应保持理性态度,审慎分析市场动态。虽然这类行情短期内可能带来可观的收益,但长期来看,缺乏业绩支撑的股票往往难以维持高价。因此,投资者应更加关注公司的基本面、盈利能力以及行业前景,避免陷入投机陷阱。同时,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对市场异常交易的监控,维护市场的公平与秩序,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财经快讯 · 2024-11-21